肾功能有关的检验常识

编辑:未知 时间:2020-11-30 08:47:12

目前肾病也是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严重者会发展成为尿毒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肾功能有关的检验的常识。

通常医生开具的抽血化验“肾功能”的单子中,检查项目主要有血清尿素、肌酐、尿酸这几项。

1)血清尿素:血清尿素的浓度取决于饮食中蛋白摄入量、组织蛋白分解代谢以及肝功能的状况,空腹抽血化验较好。肾功能受损害时,通过肾脏排泄减少,血液中浓度增高。机体脱水或心衰时,由于肾灌注不足,尿量减少,可使血尿素增加;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面积烧伤、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可使尿素增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肠道蛋白质分解增多,也常见尿素增高。因此以血清尿素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较粗,不够准确。

2)血清肌酐:肌酐主要由人体肌肉代谢产生,小部分来自食物(主要是肉类食品)。在排除外源性影响后机体自身产生的肌酐量在同一个体十分恒定,主要与机体瘦肉质量有关,每20克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毫克肌酐,释放入血的速及其血浓度也相当。血清肌酐浓度取决于肾脏的排泄功能,是目前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较好的指标,但不够敏感,在肾功能丧失50%前可无明显增高,故不能早期和实时反映肾脏功能的变化。

3)血清尿酸:尿酸是人体内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体内嘌呤既可来自体内合成,也可来自食物分解;排泄则是1/3由肠道排出,2/3从肾脏排出。肾功能正常的人也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常与高嘌呤饮食、痛风、肥胖以及代谢性疾病、肿瘤等有关。肾功能异常时因尿酸排泄障碍而蓄积体内,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升高。

需要指出,由于老年人体内的脂肪增加,肌肉减少,蛋白质分解减少,尿素和肌酐亦随之减少。所以当老年人的尿素或肌酐增高时,说明肾脏损害已比较明显,应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肾功能检验的相关项目,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以后就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身肾功能的情况,从而也能够帮助自己认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后要提醒大家,肾病是可治疗的,需要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才行。

41,关于尿液和肾病关系的四点常识,健康人也得注意起来!

生活当中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尿液的说法:

尿中有泡泡,你肾不好!尿液气味重,你肾不好!尿颜色不正常,你肾不好!喝完水就尿,你还是肾不好!肾不好就有肾病!......

尴尬!那大家有没有肾好的呢?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家整合这方面的认知理论,让你不再那么纠结。

尿中有泡泡,你肾不好!

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虽然有时候泡沫尿确实是问题,但是正常的话泡沫也会散去,多半小时就没了。但如果是蛋白尿的话,就会经久不散,此时就得重视了!

生活中饮水少、排尿快、冲击大、位置高等也会产生相似的“蛋白尿”,但是这些情况是在正常的尿液范畴当中,注意一下就没多大问题。

尿液气味重,你肾不好!

如果新鲜尿出现气味刺鼻味(氨气味),可能是以下情况导致的: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患有尿潴留、慢性膀胱炎、代谢紊乱、绝经等。

尿颜色不正常,你肾不好!

你觉得什么善变?答案:女人!

但是细细观察的话,尿液的颜色同样是很善变的。

如果早上尿液夜色相对深一些,这正好说明你的肾功很不错!这点大家要认识到!

还有身体缺水后,肾脏这个器官也会很自觉,它会用少的尿帮助大家排泄体内废物,让剩余的水分供人体需求!此时的尿液颜色当然会深啦!

喝完水就尿,你还是肾不好!

正常情况下人白天排尿在6次左右,夜晚不能超过2次,否则可能就是尿频了,你还是得关注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旦长时间持续出现深黄色尿液,像浓茶似的,你还是谨慎一点,去医院做个尿检以防不测。

虽然尿液被认为是肾脏健康的“晴雨表”,但是自己的身体咋样,还是得需要自己走心!何况做个尿检,也不是很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