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的相关知识

编辑:创始人 时间:2022-12-18 09:01:08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讲一讲尿常规的相关知识。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尿蛋白、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血液、药物以及色素等因索而变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黏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

  正常尿液一般为弱酸性,其pH值约为,有时也可呈中性或弱碱性。尿液酸碱度的改变可受疾病、用药及饮食的影响,如果尿液放久了,也可变为碱性。

  尿液的pH值降低可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尿液的pH值增高可见于膀胱炎、肾小管碱中毒。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残酸氢钠等,也可使尿液的pH值改变。

  (4)细胞

  在临床 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向 及小圆上皮细胞。

  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允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

  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孟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管型,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尿蛋白

  正常时应是阴性或定量检查低于150毫克/日。如果是阳性或定量检查超过150毫克/日,则称为蛋白尿。剧烈运动、发热、体位改变或受寒等均可引起蛋白尿,但其不会连续出现。引起蛋白尿的病理性原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肾盂肾炎等。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