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和尿酸的关系

编辑:创始人 时间:2022-12-23 09:26:27

  高尿酸与慢性肾病真是一对“冤家”,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相爱相杀”,慢性肾脏病也是导致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详细为大家讲一讲肾病和尿酸的关系。

  人体中的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慢性肾脏病长期发展过程中,肾功能逐渐下降,过滤和代谢作用失衡,尿液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尿酸蓄积,引发高尿酸。

  然而,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和尿酸盐在肾小管间质沉积及肾血管病变,损害肾脏结构,破坏肾功能,从而造成高尿酸性肾病或痛风肾。

  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痛风患者中有20%-86%存在轻至中度的肾脏损害。

  所以,在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降低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还要重视高尿酸的治疗。

  喝苏打水真的能降尿酸吗?

  当下,有一个“时髦”的降尿酸方法,那就是喝苏打水。

  苏打水对身体好吗?能降尿酸吗?原理又是什么呢?

  苏打水是稀释后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具有弱碱性,能够中和尿液PH值。

  如果将控制尿液在到之间,使尿液呈不过酸、不过碱的状态,可以促进更多的尿酸盐在尿液中溶解,从而促进尿酸排出,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每天适量喝苏打水是可以的,但不宜过量饮用,否则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其中苏打水含有不少钠盐,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升高血压。

  在选择苏打水时,需要看清成分表,主要是选择含有碱性比较多的苏打水。

  降低尿酸,保护肾脏

  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饮食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

  在我们体内的嘌呤有两个来源途径,一个是外源性的嘌呤,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入的,约占20%;一个是内源性的嘌呤,由身体代谢产生,约占80%。

  少吃高嘌呤食物,有助于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达到降低尿酸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高嘌呤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01动物内脏

  比如鸡杂、羊杂、猪肝等,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很高,过量食用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

  02海鲜水产

  如扇贝、蛤蜊、龙虾、三文鱼、基围虾、鲫鱼、鲈鱼、生蚝等,海鲜虽美味,却是尿酸“炸弹”,应该少吃。

  03肉汤

  嘌呤易溶于水,所以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而且肉汤的嘌呤含量比肉本身还要高,所以尿酸高的人尽量不要喝肉汤。

  04各种酒类

  酒类、含酒精饮料,如黄酒、啤酒、白酒等,也含有大量的嘌呤,不喝,或少量饮用。

  05部分豆类及蔬菜

  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也是高嘌呤食物,要少量食用。

  2、药物

  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培格洛替酶)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和丙磺舒),药物选择及用量因人而异,建议患者在用药前先行就诊或征询相关医护人员的具体用药建议。

  注意!

  有些药物可能会升高尿酸,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肾病患者应谨慎服用。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