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的治疗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的患者,有没有好的疗法能控制住呢?其实蛋白尿的治疗与患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也和患者肾脏功能受损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病理类型患者、不同肾功能恶化发展的患者,他们的尿蛋白漏出程度也是不同的。
体内的蛋白为何一停药就不稳定,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用药不完善
要想把体内的蛋白给消除掉,人们经常用的药物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它们治疗尿蛋白有两个主要问题:剂量问题和服药时长问题。
首先剂量问题,主要从两方面解说:激素用量及何时减量。在激素用药方面,早期要确保足量的用量,后期慢慢减量。但是因为激素药物的副作用和医生使用激素的不当,导致部分肾友前期服药量不够或是后期减药过快的情况出现。虽然激素的使用对患者的病情只能起到大概一半的作用,但治疗不彻底就会出现停药后病情**的现象。
其次是服药时长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有涉及到激素剂量的问题。激素的减量原则一般是在蛋白尿转阴后的2-4周的时间开始,其原则是每一次的减量比上次减少十分之一的原则实施。
二、免疫力太低
如果能够保持蛋白尿的稳定,那对肾病治疗的也是有好处的。
肾病治疗要想稳定尿蛋白,需做到这两点:
早期尿蛋白漏出较少时,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较轻。此时若能积极用药控制治疗,加以配合规律饮食,蛋白尿是可以控制在相对理想的状态里的。且前期症状较轻患者是可以完全转阴的。
在肾功能受损恶化阶段,蛋白尿持续漏出,此时肾功能恶化发展的速度是相对较为缓慢的,此时如果能够将肾功能受损步伐扼制住,蛋白尿也是不会有太大波动的。
由此可见,在肾脏出现问题早期,积极治疗是可以大大减低病情恶化至尿毒症阶段的几率的。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发现身体异常,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积极配合医生,避免耽误病情。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