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能治好吗

编辑:创始人 时间:2023-04-13 11:41:54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在肾功能衰竭的初期,病情发展缓慢,大部分不伴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在中期,肾功能损害更为明显,肾功能下降,血液内毒素水平升高,并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高血压。当进入肾功能衰竭阶段,病情发展速度更快,血液和尿液检查有明显异常,特别是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尿量减少,可能出现并发症。

逐步改善毒素代谢的问题

当肾功能损伤后,滤过代谢排毒各项功能方面出现明显下降,引起我们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常表现为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均升高。这些指标的升高同时也是缓慢发展的,往往从早期的100多逐渐开始升高到200甚至可以更高。

对于肌酐的控制,肾脏滤过和解毒功能恢复得越早,对肌酐值变化的控制就越好。

所以肌酐刚超过105的患者,比如110,120,都不能大意。控制肾脏细胞的持续损伤,肌酐一般不会快速上升到4或500。事实上,大多数患者在3、400后并不重视肌酐,直到5、600才开始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或者单纯的降肌酐治疗往往效果缓慢,不理想。

慢性基础疾病控制得越早越好

40岁以后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有多个基数,有的单纯高血压,有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的“三高”。对肾功能的进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发现肾脏疾病后,应及时治疗这些情况,避免与肾脏疾病相互作用,加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有些情况比如顽固性高血压需要通过联合用药,只用一类药达不到控制效果我们需要注意。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肾内科医生提醒: 患者到医院后发现症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治疗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自己更好地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