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慢性肾病类型中,受关注的往往是尿毒症风险较高的肾病,因为恶化风险大,肾衰竭速度快,更需要加以重视防治。因此人们的焦点往往都会放在如何预防肾衰竭,阻断尿毒症等治疗上。
多种肾病类型中,哪类肾病不易被尿毒症“盯上”?
Iga肾病被认为病理轻的“良性”肾病,如果按病理类型严重等级划分,算是
第二级别(较重)的一类肾病。但如果诊断后,不进行任何的药物控制,病情持续发展,仍然会有20~30%的患者会在10-20年后发展为尿毒症。
为什么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影响Iga肾病进展因素中,如果能控制以下这些因素达标,尿毒症风险不会太高。
一点因素:初始和后期蛋白尿水平
大第二点因素:病理进展快慢
IgA肾病按下牛津病理分型,有五级。
Ⅰ级肾小球大多数正常,没有出现纤维化。
Ⅱ级提示局部肾小球开始出现轻度系膜增生。
Ⅲ级除了局部阶段硬化,开始出现新月体,肾小管纤维化发展。
Ⅳ级肾小球病开始由纤维化转变为硬化,新月体明显,肾小管萎缩明显。
Ⅴ级肾小球新月体严重,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非常严重,达到尿毒症水平。
第三点因素:整体的血压水平
部分患者初期没有血压升高,而是在肾功能进展过程中开始出现血压高,及时控制是一方面,如果能在血压升高初期就控制平稳,一般对肾功能的影响比较小,有利于延缓肾脏纤维化发展。但如果血压长期超过130/80mmHg,忽高忽低,也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论是处于早期还是中后期,都要控制血压水平稳定,这点要求不能放松。
第四点因素:血肌酐升高速度
血肌酐升高后肌酐发展到中期阶段,肌酐超过130后需要重视升高的速度。单位时间内升高速度越快,预示病情发展越严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控制肌酐升高速度,关键是监测肾脏血流情况,毒素代谢功能稳定性。
这四个方面因素其实都是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监测、控制的,越早及时发现这些异常因素,越早加以控制是肾功能长期稳定的关键。即使已经发展到肾衰竭,同样要重视这些因素的监测及控制,保证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