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者先出现尿红细胞、潜血异常,没有尿蛋白,但相比尿蛋白,尿红细胞对肾功能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往往初步并不会先考虑是肾病。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都有哪些情况会导致尿检红细胞升高?
1、炎症、感染因素导致的
尿红细胞升高,大多意味着体内存在炎症。免疫炎症活跃会导致复合物沉积与炎症发生部位,不断的损害细胞,造成红细胞随尿液漏出。感染是导致炎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还会导致病情反复。
常见的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积水、肾结石等等,这些疾病往往伴有细菌感染,引发尿路、膀胱等炎症,但不伴有肾功能的实质性损伤。
2、肾脏内发生的免疫炎症反应
相比上面的炎症疾病,肾脏受损引起的红细胞增多,往往存在肾小球、肾小管等肾脏细胞的实质性损伤。肾病早期大多出现为肾小球损伤导致的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升高后严重的会发生血尿,一般高倍镜下红细胞超过3个,确诊血尿。对于血尿呈现形式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为严重,红细胞在排出体外前就已破裂,且漏出红细胞较多,镜下血尿相对较轻。
肾病尿检红细胞高,会不会尿毒症?
单纯血尿:分为一过性和持续性
短暂出现血尿,纠正诱因,一般无风险
一过性血尿持续时间短,一般与诱因直接相关,可能存在肾脏细胞异常的情况,可以恢复。比如发烧、感冒往往体内都存在炎症,肾脏内炎症也比较活跃,还有剧烈运动易引发横纹肌溶解症,造成肾功能急性衰竭,典型症状为血尿。但一般及时治疗都不会造成肾脏实质性损伤。因此没有尿毒症的风险。
但急性肾功能进展也有慢性发展的可能,因此治疗的及时性非常关键。
持续性单纯血尿,风险较低
有部分肾病患者初期只存在单纯血尿,尿潜血3+,甚至持续几年,没有其他任何特征。虽然用了很多药,但就是降不下来。
一般与病理类型和基因遗传相关。如IgA肾病,以及非IgA沉积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综合征)等,都存在典型的血尿症状。前两种肾病一般初期存在持续性肉眼血尿,比较严重,经过治疗纠正偶,持续数十天后往往会转为镜下血尿。
综合征一般存在家族性血尿,属遗传性。
经研究,相对来说,单纯血尿不会影响肾功能的预后,且预后相对较好,尿毒症风险较低,不足0.7%,。如果已发生肾功能不全,则需要谨慎选择消炎药,且持续观察红细胞漏出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用药治疗。
血尿和蛋白尿同时出现,风险大
单纯血尿不是问题,但两个“好哥们”同时出现,问题就到了。主要是蛋白尿加持,凭蛋白尿一己之力就能影响肾功能的情况,肾病的预后,如果再加上血尿,比如会增加尿毒症的风险。蛋白尿的漏出主要表明肾小球受损,作为肾脏内关键的“员工”,持续损伤,必然会加速肾脏功能整体的运行,“员工”损伤后不再造成价值,公司离破产也不远了。
因此如果大家检查出尿红细胞异常,做好做红细胞畸形率评估,畸形率越高,肾病风险越高,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尿毒症。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
关注微信公众号